團隊簡介:
智能視覺信息處理團隊在職教師9人,其中教授5人、副教授4人、講師2人。學科組成員獲得了眾多人才計劃,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(yōu)青1人、上海市曙光學者3人、上海市優(yōu)秀技術帶頭人1人、青年東方學者1人、浦江計劃1人、上海市科技啟明星2人、晨光計劃1人。
團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:基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高性能視頻編碼,可視媒體智能處理,深海水下成像與壓縮傳輸,超高清/3D/光場/VR/AR內(nèi)容生成與質量評價,計算攝像與智能視覺,視頻分析與理解,面向5G的移動多媒體應用,圖像/視頻目標檢測及追蹤,模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,智能信息挖掘與處理,智能監(jiān)控與安全防范,云計算與并行圖像處理,高速圖像處理,自主音視頻壓縮標準制定等。
近年來,團隊承擔和完成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重點項目5項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/青年項目/國際合作項目、上海市科委重點、上海市教委重點、上海市經(jīng)信委等重要項目50余項。與上海文廣(集團)有限公司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、國家電網(wǎng)、寶鋼集團等大企業(yè)密切合作,科研成果在世博會中國館、航空和海洋等立體觀測裝備中得到應用。學科組是“特種光纖與光接入網(wǎng)”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和“新型顯示技術與應用集成”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要組成部分,并建成“上海市3D內(nèi)容制作專業(yè)技術服務平臺”。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、上海市技術發(fā)明一等獎、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、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、上海市技術發(fā)明二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項。參與制定多個國際/國內(nèi)標準。近5年,在國際期刊上發(fā)表高水平論文200多篇,其中5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、1篇論文入選ESI熱點論文,多篇獲得國際多媒體期刊和旗艦會議(JVCI、ICME、VCIP)最佳論文獎,得到包括國際視頻編碼標準制定主席在內(nèi)的100余位IEEE Fellow正面評價并跟蹤推廣;申請國家發(fā)明專利100余項,已授權50余項。
團隊成員:
姓名 |
職稱 |
辦公室 |
研究方向 |
電子郵件/聯(lián)系電話 |
安平 |
教授 |
東校區(qū)翔英樓T725 |
圖像與視頻處理,智能視覺 |
anping@shu.edu.cn 66136283 |
劉志 |
研究員 |
東校區(qū)翔英樓T901 |
圖像與視頻處理、計算機視覺、機器學習、多媒體通信 |
liuzhi@staff.shu.edu.cn 66137270 |
沈禮權 |
研究員 |
東校區(qū)翔英樓T719 |
視頻處理與視頻編碼 |
jsslq@shu.edu.cn 66136520 |
王永芳 |
教授 |
東校區(qū)翔英樓T913 |
智能多媒體處理及分析;視覺感知模型;機器學習;AI驅動的2D/3D/VR編碼等 |
yfw@shu.edu.cn 66136282 |
韓軍 |
高級工程師 |
東校區(qū)翔英樓T327 |
無人機智能巡檢、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識別與缺陷檢測的研究 |
hanjun@shu.edu.cn |
馬然 |
副教授 |
東校區(qū)翔英樓T723 |
圖像與視頻處理 |
maran@shu.edu.cn 66136282 |
滕國偉 |
高級工程師 |
東校區(qū)翔英樓T915 |
視頻壓縮與處理 |
tenggw@shu.edu.cn 66137277 |
王斌 |
講師 |
東校區(qū)翔英樓T721 |
數(shù)字視頻處理 |
brantley.wang@hotmail.com 66135966 |
楊超 |
講師 |
東校區(qū)翔英樓T721 |
視頻處理與機器學習 |
yangchaoie@shu.edu.cn 66135966 |